文章总数:91篇 评论总数:42
当前位置:首页 > 黑沙洲大蒜 > 大蒜栽培技术 > 正文
建站日期:2012-11-15 运行天数:3858 天 最后更新:2022-10-1

大蒜的种植方法

2013年01月09日 | 作者: 黑沙洲岛主 | 分类: 大蒜栽培技术 | 被围观 2,387 次

  

  1. 精细整地。种植大蒜以肥沃、松软、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为好, 尽量避免连茬。一般深耕在15~20厘米,结合深耕亩施厩肥1000~1500公斤,筑2米左右畦,挖好排水沟,畦面保持平整、松软。

  2.适时播种。作蒜头种植的,以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播种为宜;最迟不得超过十月中旬。作青蒜种植的,以八月中下旬播种最佳。播种采取穴植,每穴2—3瓣,间距17×20厘米,深度保持在0.02~0.3米,播种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浇上一层泥沙浆。 亩播种量120—140公斤。要注意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。

  3.施肥管理。(1)基肥:在整地前亩施碳酸氢铵20~25公斤,过磷酸钙8~10公斤,氯化钾4~5公斤,或复混肥15~20 公斤。(2)苗肥:全苗后三叶初,每亩施入畜粪尿1500~2000公斤,对加5公斤尿素。(3)腊肥:所谓腊肥,即在今冬至翌春给作物追施的一次补肥。 每亩施碳酸氢铵10公斤,人畜粪1000—1200公斤。(4)抽薹肥:大蒜抽薹期,每亩施尿素15公斤。(5)叶面喷肥:在蒜头急速膨大期,亩喷施0.2~0.3%磷酸二氢钾溶液,最好在谷雨前后喷施。

  4.田间管理。 大蒜齐苗后用竹片移苗、定苗。在定苗后施肥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。大寒前后松土一次,翌春二月下旬及时疏通排水沟,如遇天旱,应及时沟灌进行抗旱。

  5.防治病虫。大蒜主要病虫害有疫病、咖啡豆象。亩用25%多菌灵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疫病;大蒜咖啡豆象可用磷化铝每立方米3—5克熏蒸防治。

  2. 大蒜属无性繁殖作物,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,易感染多种病毒,造成大蒜种性退化,使大蒜产量和商品质量下降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开展了“大蒜脱毒快繁技术及诱变研究”,通过研究,选育出了VF选1、VF05、VF06三个优良品种。下面介绍这几个品种的栽培技术。

  深耕细作,施足基肥 生产上应选择土质肥沃、疏松的壤土栽种。栽种前深翻土地25厘米以上,结合翻地,每1/15公顷(1亩)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000千克,或鸡粪4000千克,并均匀混入磷酸二铵50千克,硫酸钾35—40千克,硫酸锌1.0—1.5千克。根据具体情况可掺入5%辛硫磷颗粒剂2—3千克,也可于播种时开沟施入沟内,防治地下害虫。

  精细选种 脱毒大蒜栽种前,应进行严格选种,选择瓣大、色白、无霉、无伤的蒜瓣做种,并按蒜瓣大小分级栽种。分级标准:500克/100瓣的为一级,400克/100瓣的为二级,300克/100瓣的为三级。

  适时栽种 山东地区以10月上旬播种为宜,其余各地依当地实际情况而定。

  合理密植 脱毒大蒜植株长势强、蒜头大。栽培密度以行距20.6厘米、株距10—12厘米为宜,每1/15公顷栽25000—33000株。

  栽种方法 可采用沟播法栽种,按行距开沟后施少量种肥,然后将种瓣按株距栽入土中,保持直立,排种时应使种瓣的背腹连线与沟向平行,以使蒜苗展开的叶片与行向垂直。栽种后覆土2—3厘米厚,浇透水,之后喷施200倍的48%拉索乳油防草,最后覆盖地膜,并将薄膜四周用土封严。

  适时破膜 栽种5—7天后开始出苗,多数大蒜芽鞘可以顶破地膜露出膜面,少数蒜苗还须人工辅助打孔放苗。此期应每天检查1遍,发现未露出膜面的蒜苗,可用铁丝划破地膜,使芽鞘露出。

  合理浇水,适量追肥 蒜苗齐苗后至土壤封冻前,可视天气、土壤情况浇1次小水。之后于“小雪”至“大雪”之间浇1次防冻水,严冬时节可根据当地栽培习惯及气候情况,决定是否增加覆盖物及选择覆盖物的种类。次年“春分”前后,气温回升,蒜苗开始生长,应选择晴朗天气,于中午浇1次“返青水”。之后适当控水,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蒜薹、蒜头分化。4月份以后,蒜苗进入生长旺盛期,应每隔7—10天浇1次透水,并追肥,每次每1/15公顷施尿素25—30千克。5月初至5月20日前后,是蒜薹生长盛期,此期应保持地面湿润,一般5—7天浇水1次,抽薹前5天停水。抽薹期应结合浇水每1/15公顷冲施氮、磷、钾复合肥25—30千克。提薹后及时浇水,保持地面见干见湿,至收获前3天停水。

  及时收获 、蒜头成熟后应及时收获。5月中下旬即可收获蒜薹,其成熟的标志是花苞变大,颜色变白,薹顶部弯成大钩。提薹后18天,蒜头即可收获,蒜头成熟的标志是植株叶片已大部分干枯,假茎变软。

  防治病虫害 在大蒜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区,应提前喷药保护。雨后及时排水,并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% 百菌清叶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以及50%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14%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等,隔7—10天1次,连续防治3—4次。

  3.   蒜蛆是危害大蒜的一种常见地下害虫,防治蒜蛆可选用50%辛硫磷80倍液、90% 敌豆虫1000倍液、或50%乐果1000倍液等,于冬前幼苗期和翌春“退母”前后灌根,可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。

  4. 大蒜返青后的水、肥管理,是大蒜丰产的关键。天气转暖,返青以后水肥吸收量逐渐增大,特别是在孕薹期和蒜头膨大期,是大蒜的需水肥高峰期,所以在大蒜的整个生育期要根据土壤商情及地力苗情,及时浇水追肥,特别要重点浇好“三水”、施好“三肥”。  1.浇好返青水,施好返青肥。到春分时节,蒜苗开始返青发棵,由于早春地温低,最好在中午浇好返青水,达到促苗早发的目的,结合浇水每亩冲施氮磷钾复合肥15~25公斤,或追施硫酸钾15公斤,之后适当控水,促进根系发育和蒜薹、蒜头分化。  2.浇足催薹水,重施催薹肥。在3月底4月初是花芽、鳞芽迅速分化时期,并逐步进入蒜薹、蒜头生长并进期,叶面积达到最大值,蒜薹迅速生长,此期的肥水管理直接影响到蒜薹、蒜头的产量。进而需水较多,必须及时浇水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,因此,结合浇水每亩冲施复合肥25公斤,15天后每亩再冲施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或尿素、硝酸磷钾复合肥各15公斤。一般7~10天浇一水,大蒜抽薹期,每5~7天浇一次,每两水冲施一次速效氮肥,并结合喷施叶面肥补喷些硫,大蒜对硫的需求量也比较多。  3.浇足膨大水,巧施膨大肥。采薹后是蒜头膨大盛期,采薹时保护好叶片和根系。这时以蒜头膨大增重为主,采薹后要及时浇水,要防止大蒜叶片早衰,延长叶片绿色时间,并促进养分向鳞茎转移,以增加物质积累为主。因此,此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,配合磷、钾为辅,每亩冲施尿素或硫酸钾复合肥15~20公斤。保持土壤湿润,以满足大蒜后期对水的需要,收前一周左右停止浇水。

  一、大蒜的一般栽培方法:

  1、选种:

  购买纯白无红筋、无伤痕、无糖化、无光皮的大蒜头(原则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:种子大小是获得高产的关键)。

  2、播种温度:大蒜的播种温度在3~5℃的条件下,经过10~15天就可发芽,但以15~20℃最适宜;大蒜幼苗能耐零下3~5℃的低温,生长适温14~20℃。幼苗主要靠种瓣供给养分;当养分被幼苗吸收利用后,蒜母开始干瘪,此后幼苗开始靠根系吸收土壤养分,栽培上要有良好的水肥条件,以利幼苗健壮生长。南方在秋季9~10月播种,4~5月采收蒜薹,6月采收蒜头;以青蒜为栽培目的时,可从7月份开始播种。

  3、选地、整地:土壤以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适宜,避免连作;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,要细耕、耙平、耙实,没有明显坷垃,达到“齐、松、碎、净”;根据水源确定畦的长短;

  4、播种:

  1)为促进发芽,可在播种前剥去蒜皮或在播种前把蒜瓣在水中浸泡1~2d,以利于水分的吸收、气体的交换。此外,把蒜瓣放在0~4℃的低温下处理1个月,可大大提早发芽。

  2)播种方法:把蒜瓣插入土中,而微露尖端,不宜过深。

  3)播种密度和播种量:

  收获蒜头为栽培目的时,株行距为15~20cm×10~13cm左右;每hm2播种量750~2000kg;

  以收青蒜为栽培目的时,播种较密,行距12cm×4~7cm。

  5、施肥、除草:

  大蒜的根系分布很浅,吸水能力弱,在营养生长期间,应继续不断地满足它对水肥的要求。绿色食品大蒜施肥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,配方施少量的化肥;以底肥为主,追肥为辅。

  1)施足低肥;

  2)追肥:当苗出土3~6cm时,要开始施追肥,以氮肥为主。应浇施稀薄的粪尿提苗,隔5~7天追一次,连追3次。苗高达到20厘米左右时,加大追肥量,在青蒜生长期间,从8~9月到11~12月,要追肥2~3次,促进地上部的生长。

  3)以收蒜头为栽培目的时,除在幼苗期施追肥外,于越冬前再施1次追肥。到第二年春暖后,是大蒜植株生长的旺盛期,要施1次重肥。蒜头开始膨大后,不宜施肥过多、过浓,以免引起鳞茎腐烂。

  4)中耕除草:当苗高10~15cm时,中耕可以深些;而当苗高30cm以上,中耕要浅些。一般中耕浇水都结合施肥。但到了第二年4~5月间,鳞茎已经开始膨大,那时雨水多,应注意排水,不然容易引起蒜瓣开散。如果施氮肥过多,新生的蒜瓣幼芽,有再度生叶的可能,从而影响蒜头的品质及贮藏性。

  6、病虫害防治(略)

  7、大蒜的采收:

  大蒜的鳞茎、蒜叶及蒜薹都可以作为食用。由于采收食用的部位不同,采收的时期与方法也不同。

  1)青蒜采收:

  A、采收青蒜没有严格的采收期要求。但进入夏季后,叶的组织逐渐老化,纤维含量增加,不再作为青蒜食用。

  B、最好在晴天的中午或下午进行;

  C、采收的方法:绝大多数都是一次连根拨起。但也可在冬前植株3cm高左右,在假茎基部,离地面3~5cm收割1次。收割后,加强肥水管理,可再生新叶于第二年2~3月再采收1次。

  2)蒜薹采收:

  A、时间:采收蒜苔的,以蒜苔抽出叶鞘(叶鞘13-16厘米),并开始甩弯时,即可采收。若不及时采收,蒜苔继续消耗养分,影响蒜头生长,而且蒜苔组织老化,降低产品质量和食用价值。一般可在蒜苔高出最后一片叶的叶鞘7厘米左右,上部尚未弯曲时采收;

  B、采收时应选睛天下午或阴天,待露水干后进行。具体方法采用穿刺抽提法,即用一根一头削成弧形且锋利的竹片,长约15厘米,当蒜苔抽出叶鞘6-10厘米时,左手提住蒜苔,右手拿竹片顺着蒜台由上而下划开三片叶,并用右手持竹片,向离地面5-7厘米的假茎部分垂直穿刺,左手把蒜苔慢慢抽出。此法的优点是功效高,不辣手,蒜苔质量好。

  3)蒜头的采收:

  A、在蒜薹采收后20~30d,叶片枯黄、蒜瓣突出时即可开始采收蒜头(如不采收蒜薹,蒜头也会膨大,但产量会下降)。采收季节也是雨水较多的季节,如采收过早蒜头嫩、水分多、质量差、不耐贮藏;采收过迟,根及外皮腐烂,不易拔起,容易散落土中。

  B、采收方法:选晴天连植株拔起在田间晾晒3~4天,然后抖落泥土,及时将根剪掉,再捆编成束吊挂在通风处晾晒,应注意晒杆不晒头,以免烈日灼伤蒜头。晾晒时要翻动,使晾晒均匀,干燥后留在茎盘上的根呈米黄色,蒜头紧实,不易开裂。

  C、收获时要用专用工具-蒜别子,不创破不撞伤。收获后大蒜要及时晾晒使其干透,又要防止暴晒,防止糖化。方法为:蒜叶掩蒜头在田地里晾晒10h,然后再把蒜须削掉(削时一定要削平、削净,切不可伤蒜体),放通风处继续晾晒,待蒜秆干到八九成时,剪蒜秆2cm下蒜头,装袋,放通风处继续晾晒,但不能直接暴晒。

  6.及时采收。蒜薹的采收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。当蒜薹上部向下弯曲时,或抽出叶顶0.1米时应及时采收,并削净蒜蒂,就地摊晒2—4天,然后贮藏。

本文章由 黑沙洲岛主 于2013年01月09日发布在大蒜栽培技术分类下,您可以发表评论,并在保留原文地址及作者的情况下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。
+复制链接 转载请注明:大蒜的种植方法-欢迎光临黑沙洲!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黑沙洲-长江中的寂寞沙洲
关键字:,

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!

更多

发表评论

你的大名(必填)

你的邮箱(必填)

你的网站(选填)

评论内容(必填)

icon_wink.gif icon_neutral.gif icon_mad.gif icon_twisted.gif icon_smile.gif icon_eek.gif icon_sad.gif icon_rolleyes.gif icon_razz.gif icon_redface.gif icon_surprised.gif icon_mrgreen.gif icon_lol.gif icon_idea.gif icon_biggrin.gif icon_evil.gif icon_cry.gif icon_cool.gif icon_arrow.gif icon_confused.gif icon_question.gif icon_exclaim.gi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