缪成林:黑沙洲上的健康守护人
2019年09月25日 | 作者: 黑沙洲岛主 | 分类: 人文地理 | 被围观 1,678 次
人物简介:缪成林,男,1979年出生,中共党员,鸠江区白茆镇黑沙洲水口卫生室医生。
事迹简介:缪成林医生今年40岁,已经从医17年,自从2013年自愿来到“啥都缺”的黑沙洲上,就一直为岛上群众默默服务。从早上5点半开门一直要忙到晚上5点半,作为黑沙洲上唯一的医生,他每天坐着轮渡,守着孤岛,守护着黑沙洲上3000位村民的健康。
正文:
缪成林,男,1979年出生,中共党员。2003年从蚌埠医学院毕业后就职于白茆镇中心卫生院。为解决黑沙洲群众看病不方便的问题,2013年白茆镇卫生院在黑沙洲组建成立水口卫生室,缪成林第一个报名。
扎根小岛 甘做村民的家庭医生
“我是农民的儿子,上医学院就是为了给乡亲们治病,守卫大家的健康。”
黑沙洲是个四周环江的江心洲,平时江水湍急,汛期来时江水上涨,群众交通出行更加不便,设立医疗点可以及时了解群众病情,遇到突发情况都能及时护送、转诊。
2014冬季的一个夜晚,缪成林在卫生室刚刚睡下,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。村民李老和老伴来到卫生室,老太太突然晕厥,口水外溢,缪成林来不及穿衣立即为老人进行检查,检查结果显示脉压小,血压偏低,听诊心音弱,诊断为心脏急症,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必须立刻转诊。缪成林赶紧在老太胸前锤击展开急救,时间就是生命,他一边安抚老人,一边打电话安排船只。冬季刺骨的江风让人备受煎熬,坐上小艇后,缪成林陪送老人到弋矶山医院急救,诊断为阿斯综合征,待病情稳定后收治回岛。
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。这里需要医生,这里需要家庭医生的服务,不论条件如何艰苦,我都愿意做村民的健康守门人。”
克服困难 舍小家为大家
“家里情况还好吧,宝宝最近有没有听话……”午休时间,在安顿好卫生室的病人后,缪成林抽空给妻子打了个电话。“我家住在白茆镇,就在黑沙洲的对岸,只有一江之隔,但是责任所系,平时方便的时候才能回去看一下。”
隔山容易隔水难,家里活泼的儿子和20个月大的女儿由妻子和家人照顾,妻子也全力支持自己的工作,每次回家妻子都说,村民的健康重要,你是岛上唯一的医生,要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。
2017年夏天的一个中午,缪成林安排好工作后,准备过江陪家人吃午饭,那天原本准备为岳父过生日,可没想到,刚过了江就接到水口村郭大哥的电话,他的爱人骑车在路边摔倒,腿部受伤。缪成林立即叫船老大掉头返回岛上,看到腿部鲜血淋漓的大姐,膝关节下皮肤被石块割成了环形口子,只连着5-6公分的皮肤,裂开的皮肤都冒着组织液,因为地理环境限制,如果转诊会加重感染和愈合,缪成林立即为她做了清创缝合,止住血后摄片检查并无大碍,虽然错过给岳父过生日,但家人都能理解,毕竟群众利益无小事,和家人相比岛上的村民更需要自己。
情系患者 用心丈量乡村行医路
眼下正值三伏时节,天刚蒙蒙亮,缪成林便悄悄起床,骑上电动车赶到江边渡口,坐上半个小时的渡船才能到达黑沙洲。到达卫生室,来不及喝上一口水,缪成林便换上白大褂,收拾好医药箱,挨家挨户给岛上村民进行体检。
“天气炎热,特别容易中暑,村里有很多老人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,上门看看他们,我心里才放心。”
每天五六点钟就得出诊,在岛上大病小病都要从自己手里过一遍,虽然没有高端设备,但一定细心谨慎,哪些人有慢性病,哪些人有重病,哪些人是过敏体质都得铭记于心。
69岁老人滕修银前年检查出患有心脏频发室早、房室传导阻滞,接受手术后,一直在家静养,由于老伴过逝,子女都在外地打工,缪成林经常前往老人家中,为老人定期检查。
履行好一个乡村医生的职责,守护好一方百姓的健康。6年时间,缪成林踏遍了岛上的每条乡间小路,他早已和3000位村民融为一体,虽然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元的微薄工资,但是能够将自己的所学专业转化成为民服务的技能,再辛苦也值得。6年如一日,他以一个人的肩膀,扛起岛上村民的健康,他是黑沙洲百姓随叫随到的“120”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作为一名医生,只要黑沙洲的村民需要,他会一直坚守在岛上,坚守在群众身边,坚守在为民出诊的每个清晨,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一直奔跑下去……
最新评论
原来种植大蒜有这么多学问
规划的不错,欠经营。
请问,黑沙洲岛主是谁?
每天的轮渡时间都是几点啊
那请问年三十,江坝和新港
最好不要拆迁成所谓的监狱
类似上海市崇明县,可以开
这么好的地方开发 生态游
芜湖乃至安徽省还能找到像
那里 是未来的蔬菜基地,不
那么好的地方怎么会建监狱
黑沙洲和天然洲最后会怎样
辛苦了,十分感谢,改天回